君子尊德性而道解释?

797科技网 0 2024-11-15 11:15

一、君子尊德性而道解释?

出自《中庸》: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,致广大而尽精微,极高明而道中庸,温故而知新,敦厚以崇礼。

原文释义

君子既尊崇先天的德行本性,又履行后天的求教学养;既达到广博的境界,又穷尽精妙细微之处;既达到高明的佳境,又奉行中庸之道;既温习已有的知识,又推知获取新的见解;既敦厚笃行,又崇尚礼仪。

二、君子尊德性而道中庸的意思?

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,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

三、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?

“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”

意思是: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,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。

出处:《中庸》

原文: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,致广大而尽精微。极高明而道中庸。温故而知新,敦厚以崇礼。是故居上不骄,为下不倍;国有道,其言足以兴;国无道,其默足以容。

释义:所以,君子应当尊奉德行,善学好问,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,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。温习过去所学习过的从而获取新的认识,用朴实厚道的态度尊崇礼仪。这样,在上位时不骄傲,在下位时不背弃

四、德性的意思?

德性意思是一个人的品德和他的性格。我们在这个世界之中做任何的事情的时候,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些不同的东西,就当你能够从这些东西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和快乐的时候,才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,这些东西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。

五、德性的词性?

德性是一个名词。

德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品德,而性在这里可以看成是,各人性格和行为德行的内在体现。

因此,德性也就是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,各人的性格,品德,以及生活方式的修养,和其所在社会生活中,所体现出来的言谈举止的行为方式表达。

因此,德性这个词的词性应该是个名词。

六、理性与德性的区别?

德性,指的是人的自然至诚之性,也即道德品性。

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。

现代解释,‘’德性‘’同‘’德行‘’。

理性则指的是,人的思维逻辑是怎样的,比如这个人做什么事情都很理性,或者这个人做事情比较感性。一个是讲人的道德品性,一个是关于人的思维逻辑,很好区分。

七、人的德性指哪些?

一个人的德性是指道德品性,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。一个人的德性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。德商的内容包括体贴、尊重、容忍、宽恕、诚实、负责、平和、忠心、礼貌、幽默等各种美德。

一个有高德商的人,一定会受到信任和尊敬,自然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。古人云: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、“道之以德,德者得也”,就是告诉要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,不断修炼自己,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。古今中外,一切真正的成功者,在道德上 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。

八、君子人格的德性特点?

君子人格首先表现为内在品德。此品德主要是以儒家核心价值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等为内容。品德形成是以道德自觉为前提的,否则,品德即为单纯认知而不能促动行为。道德自觉是道德发生的起点,保证道德判断和道德事实的完成。在儒家看来,道德自觉是生命本身的能力,主要表现为情感,如孔子所言“仁爱”,孟子所言“四心”,即恻隐、羞恶、辞让、是非之心。在道德情感基础上,认同社会普遍的核心价值与行为规范,形成道德发生的心理机制,是君子人格构成的基本条件。

儒家重视君子人格的养成,强调道德自觉的重要,这一点体现在孔子对仁的追求中。因为仁的发生基于个体的道德情感,体现道德自觉,所以《论语·颜渊》中说:“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!”孔子认为,实行仁德全在于自己,应该发挥自我能动性,彰显自我的道德主体地位。所以《论语·述而》中说:“我欲仁,斯仁至矣!”孔子认为,求仁之法重在持之以恒地追求仁,只要自己有志于仁,仁就会至于其身。

仁的道德自觉并非只是个人的道德冲动,还体现为社会责任。天命是君子人格中体现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。《论语·尧曰》中说:“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。”孔子认为,不懂得命运,不可能成为君子。知命是对君子的基本要求,因为知命是体会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,并为之奋发自强的基础。所以,儒家的个人奋斗目标总是和社会条件紧密结合的。

在儒家的世界里,理想和现实自然形成一种张力,尤其是当社会现实不能符合儒家理想的时候,作为君子,其人格中的社会责任意识就表现得更强烈。君子把个体置于社会人伦、天地之间所自然形成的谨慎、忧患、悲悯等复杂情感,体现君子对自我所负使命的虔敬,称之为“畏”。

瑞士哲学家、心理学家荣格在《人格的发展》一书中说,“真正有人格的人总是具有使命感”。儒家认为,这种使命感就是求仁、复礼。君子由仁爱到敬畏,不断向着天下归仁的目标进取,其间体现出的是一种人格力量。

其次,君子人格表现为一种能力。这种能力能够把道德自觉根据现实状况转化为恰当的道德行为,儒家把这种能力称之为中庸或絜矩之道。君子人格中不但有德性认知,还有应对具体事务的能力,保证道德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。因此,儒家君子人格具有一个稳定的结构,以体仁为发源,以天命为责任,以道德规范为指导,形成一个完整的、彰显生命活力的道德发生系统。

所以,君子人格既有自发性,又有规定性;既有原则,又有权变。孔子一方面在《论语·卫灵公》中说,“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”。意思是君子固然会身处逆境,但仍安守心中的操守。小人遭遇困顿,就会胡作非为了。另一方面又在《论语·里仁》中说,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”。按照朱熹的解释,这句话是说,君子对于天下事,没有专主的,没有不肯的,合义是从。

再其次,君子人格表现为境界。君子人格是人生修养所至一定境界的表现。孔子在《论语·宪问》中说,“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”。按照朱熹的解释,君子循天理,故日进乎高明;小人殉人欲,故日究乎汙下。“上达”为提升生命境界提供了空间。君子通过“修己”“安人”的实践功夫,让自然生命逐步纯化为德性生命。

可见,儒家的君子人格有三个特点,一是内在性。儒家的道德自觉是一种内在直觉,自身具有能动性。二是实践性,儒家的道不仅是完整的理论体系,也是有效的实践方式,因此体现出儒家道德实践既可以发明个体本心,又可以彰显人间道义。三是超越性。儒家的道虽然实现在伦理之间,但发源于天人之际,使儒家的君子人格必然能够通过道德实践而得到升华。

九、人性与德性的区别?

1、区别

德性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(的总和)。

人性就是人的属性,也就是人同宇宙中的其它事物特别是动物相区别的特性。人性是自然属性,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。

2、联系

①德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表现,人的社会属性包括德性、教育和政治等等。

②道德规范的制定要符合人性,违背人性的道德迟早要被新社会否定

十、德性和人品的区别?

德性,道德品性。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。

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"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。" 郑玄注:"德性,谓性至诚者也。" 孔颖达疏:"'君子尊德性'者,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,自然至诚也。"

做人就要人品好,其中的人品包括9个方面:正直、善良、勇敢、诚实、守信、宽容、守法、才智、勤劳,这是古代衡量人品的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5个字的拓展。做人不要:骄傲、妒忌、愤怒、懒惰、贪婪、贪食及好色,这是圣经上给出的人的七宗罪。

可见,德性比较单一,人品包含内容多。

哲学的理论来源?
未来科学大奖排名?
相关文章